ai 回答
“同担拒否”是源自日本偶像粉丝圈的术语,具体含义如下:
释义
指在偶像团体中,某个成员的粉丝(即“同担”)拒绝与其他喜欢同一成员的粉丝交流或建立联系的行为。
构成解析
- 同担:即“同じ担当”(おなじたんとう),指共同喜欢同一偶像成员的粉丝。
- 拒否:意为“拒绝”。
常见原因
- 避免竞争:担心同担之间争夺演唱会门票、周边商品等资源。
- 保持独特性:不愿与他人共享对偶像的情感,认为自己的支持方式更特别。
- 减少压力:避免因同担间的比较(如消费能力、投入程度)产生心理负担。
- 社交偏好:单纯不擅长或不喜欢与同好群体互动。
典型表现
- 不加入粉丝社群或聊天群组。
- 在社交媒体上隐藏自己的“同担”身份。
- 回避线下活动中的同担交流。
文化背景
这种现象反映了日本偶像文化中粉丝对“独占感”的重视,以及高度分工化的粉丝生态。但并非所有人都会如此,许多粉丝仍乐于通过同担扩大社交圈。
示例
“A 酱的同担拒否属性太强了,明明都是推同一个成员,她却从不参加我们的聚会。”
wiki 复制
同担拒否(日语:どうたんきょひ)在日语中指拒绝分享。拒绝分享是 御宅族(流行文化爱好者)表达立场的方式之一。 特指的一种固定的短语,它传达了所支持的对象是不想与其他相同的粉丝分享的对象。 相对应有“同担歓迎”。
概念
[编辑]
同担拒否最先出现,是在 杰尼斯事务所 旗下艺人的 粉丝 群体中。杰尼斯事务所旗下艺人粉丝将自己喜欢艺人 A 称作为“A 担当”,艺人 A 就成为了粉丝的“担当”。如果支持相同的艺人的话就被称为“同担”。“同担拒否”表达了拒绝与他人分享喜欢的艺人,同样含义也有“同担 NG”。[1] 1990 年代末,杰尼斯事务所旗下艺人的粉丝会随身携带一张卡片,展现了自己喜欢的艺人,用于展示自己的“担当”。同样也被用来展示“同担拒否”。后来随着发展,“担当”“同担拒否”一系列的用语也被用在非杰尼斯事务所旗下艺人的粉丝群体中。[2]
心理原因
[编辑]
“同担拒否”在粉丝群体中高频率使用,但是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拒绝分享。在小群体社群即使是喜欢相同偶像也不会拒绝分享。但是在现实中,出现在现场表演中,如果跟“同担”坐在一起,会产生竞争感,导致对于“同担”的拒绝感。[3] “同担拒否”这一词出现在杰尼斯事务所旗下艺人粉丝群体中,是受到杰尼斯事务所旗下艺人粉丝群体的特征的影响。粉丝群体会以关爱的心态去看待艺人,并且重视自己与艺人之间的关系。这与传统艺术家和追随者之间的关系不同。另一方面,杰尼斯事务所旗下艺人粉丝对于自己的外表保持一个自卑的状态,[4] 所以对杰尼斯事务所旗下艺人有着向往的情绪。会在粉丝群体中产生假想敌的意识,所以会衍生出“同担拒否”的流行词出现。这一词的流行是为了保证在粉丝社群中保证对艺人间的喜爱不重叠,带有“同担拒否”标签的社群相对于大范围的社群人员数量较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