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uestion:天使是什么,我听说天使是中国词汇。
关于“天使”的起源和词汇来源,需结合中西文化背景分开讨论:
一、“天使”是中国本土词汇吗?
-
中文“天使”的本义
- 词源:中国古籍中的“天使”指“天子的使者”或“上天的使者”,是人间与天意沟通的媒介。
- 例:唐代《通典》记载“天使,谓奉天子之命出使者”;《左传》中“天使”指代天命的执行者。
- 职能:多为传达命令、象征祥瑞或执行天罚(如雷公、风伯等自然神)。
- 词源:中国古籍中的“天使”指“天子的使者”或“上天的使者”,是人间与天意沟通的媒介。
-
与西方“天使”的区别
- 中文“天使”无宗教属性,更接近世俗或自然崇拜中的角色,与西方宗教中具有神性、服务于唯一神的“天使”本质不同。
二、西方宗教中的“天使”(Angel)
-
词源与定义
- 词源:英文“Angel”源自希腊语ἄγγελος(angelos),意为“信使”;对应希伯来语מַלְאָךְ(mal’akh),原指“使者”或“代理人”。
- 宗教角色:在犹太教、基督教、伊斯兰教中,天使是神创造的灵体,职责包括传达神谕、守护人类、执行审判等。
-
起源与发展
- 犹太教:最早在《希伯来圣经》(旧约)中出现,如基路伯(Cherubim)、撒拉弗(Seraphim)。
- 基督教:继承犹太教天使观,并发展出天使等级(如米迦勒、加百列),强调天使作为神与人之间的中介。
- 伊斯兰教:称天使为“ملائكة(Malāʾikah)”,如吉卜利勒(加百列)向穆罕默德传达《古兰经》。
三、为何中文用“天使”翻译 Angel?
- 翻译策略:19 世纪传教士翻译《圣经》时,借用中文原有词汇“天使”对应“Angel”,因其“传达天意者”的涵义与西方天使角色部分重合。
- 文化适应:通过本土化词汇降低理解门槛,但需注意中西概念差异:
- 中国“天使”侧重人间权威(如帝王、天象),西方“天使”强调神圣性与救赎。
四、东西方“天使”对比
维度 | 中国“天使” | 西方“天使” |
---|---|---|
来源 | 自然崇拜或帝王权威 | 一神论宗教(神创造的灵体) |
典型形象 | 雷公、风伯、钦差大臣 | 带翅膀的人形、分级职阶(如大天使) |
核心职能 | 传达天命、象征吉凶 | 守护人类、传递神谕、参与末日审判 |
宗教属性 | 无,偏向世俗或自然神 | 有,隶属于唯一神 |
总结
- 词汇层面:“天使”是中国本土词汇,但被借用翻译西方宗教概念;
- 文化层面:两者职能有相似性(传达信息),但起源、宗教属性和文化内涵截然不同。
- 关键区别:中国“天使”服务于人间秩序,西方天使服务于神圣救赎。